Tuesday, October 25, 2011

大同

禮運大同篇

大道之行也,天下爲公,選賢與能,講信修睦。故人不獨親其親,不獨子其子,使老有所終,壯有所用,幼有所長,鰥、寡、孤、獨、廢疾者皆有所養,男有分,女有歸。貨惡其棄於地也,不必藏於己;力惡其不出於身也,不必爲己。

是故謀閉而不興,盜竊亂賊而不作,故外戶而不閉,是謂大同。


用白話解釋是說:「大道通行全世界,全世界之人皆以道心相待。選出真正賢能之人為民服務,大家非常信實和睦,道心不退,精進不懈,所以人們不單只親愛自己之親人;不只愛護自己之子女,同時也愛護他人之子女。使老年人退休後,能安享清福,而不辛勞終生;壯年人各有所用,而不遊手好閒;幼年人有所教養,而不放蕩成性。並且老而無妻者、老而無夫者、老而無子者、殘廢疾病者都能得到最妥當、最關切之照顧。男子有適當的工作,女子有很好的歸宿。物質生活非常豐足,任人享用,但不恣意浪費,且也不佔為己有,不坐享其成。雖然各盡其職各盡其力,然卻不自私為己。所以一切私心小智,陰謀詭詐永不發生。一切搶盜偷竊,亂賊暴徒永遠絕跡。因此外出或夜晚,門戶不必關閉也安然無事,這便是大同世界,人間淨土」。

Friday, June 3, 2011

《羅舊驛》

《羅舊驛》——王陽明
客行日日萬鋒頭,山水南來亦勝遊,
布穀鳥蹄村雨暗,刺桐花暝石溪幽。
蠻煙喜過青揚瘴,鄉思愁經芳杜州,
身在夜郎家萬里,五云天北是神州!

Thursday, May 26, 2011

道德經

老子《道德經》這本書名氣很大,但能讀懂它的人不多,因為這本書所要闡述的道理,跟我們一般人的思維模式大相逕庭,也就是不符合我們人類所謂的邏輯,大大違反我們所說的「常理」,所以讀起來讓人百思不解。

譬如老子《道德經》說:

曲則全,枉則直,窪則盈,敝則新,少則得,多則惑,是以聖人抱一為天下式。
不自見,故明;不自是,固彰;不自伐,故有功;不自矜,故長。夫唯不爭,故天下莫能與之爭,古之所謂曲則全者,豈虛言哉?誠全而歸之。

如果我們把上述這段話翻成白話文,意思是說:
「虧缺的,反而會得到保全;曲枉的,反而會得到正直;低窪的,反倒能夠充盈;朽舊的,反而能得新生;少取的,反而多得;貪多的,反而會自我迷惑。所以聖賢之人,必是與道合一,做為天下人的典範。

不以自己的見解為見解,所以能看得分明;不以自己的是非為是非,所以是非反而能彰顯;不以自己的功勞為功勞,反而能得到功勞;不驕傲自大,反而會得到別人的敬重,尊你為長。正因為你不競不爭,所以天下沒有人能跟你競爭。古人所說的:『虧缺的,反而會得到保全』,這句話哪裡有半點虛言?這句話確實能夠與『道』合一,不以曲枉為曲枉的,天下便全歸屬他了。」

許多人看不懂《道德經》的原文,會怪罪《道德經》中的文字詰屈聱牙,是古人文言文的死文字,現在人看不懂。現在我們已經把古人死文字的文言文,翻成現代人能懂的白話文了,可是又有多少人能了解老子所要表達的微言大義?可見我們看不懂老子《道德經》不純然是文字的問題,同時也是觀念的問題,思維的問題與悟性的問題。

現代人被人類原創且獨有的「邏輯」束縛太久了,跳不出慣性的邏輯思維模式,只要違反人類所認定的「邏輯」的,就會認為荒誕不經,認為難以思議而嗤之以鼻。

人類的邏輯思維具有很高的排他性,人類先把天地萬物畫分為二元或多元對立,然後建立起「非此即彼」或「此是彼非」的推論方式。而老子把兩個相對立的名詞,視為一體;把兩個相互矛盾的概念,統一在一塊。明明是山頂,他偏偏說山頂就是山谷;明明是少的,他偏偏說少就是多;明明是大的,他偏偏說大就是小;明明是有的,他偏偏說有就是無,這種違背人類邏輯推理方式的說法,當然會讓人丈二金剛摸不著頭腦,大呼荒謬絕倫了。

有這麼一個故事:一位學生問老師:「老師,你所掌握的知識比別人超出許多倍,可是為什麼你老是對自己的解答產生懷疑,老是說你還是愚昧無知?」

老師聽了後,順手拿起手杖在沙地上畫了個大圓圈,然後又畫了個小圓圈,說:「大圓圈的面積代表我掌握的知識,小圓圈代表你掌握的知識。這兩個圓圈以外的地方,就是你我無知的部分。因為我的圓圈大,接觸無知的部分也大;你的圓圈小,接觸無知的部分也小,這就是我常常懷疑自己,常常認為自己愚昧無知的原因。」

要了解問題的真相,必須看整體,不能只看片段,知與無知本來就是一個整體,本來就是一體的兩面,宇宙真相無所謂知與不知,不管你知也好,不知也罷,宇宙真相還是宇宙真相,只是人類往往犯了偏執的毛病,常常以自己所認為的知為知,以自己的是為是,於是彼此之間就出現許許多多不同的宇宙真相,人類也就在相互偏執中,相互撻伐,自我迷惑了。

所以老子說:「不自見,故明;不自是,固彰;不自伐,故有功;不自矜,故長。夫唯不爭,故天下莫能與之爭。」這些話的微言大義,不就是為了道破人類因所患的偏執毛病而帶給人類社會的無窮禍患嗎?

其實人類邏輯上的所謂二元對立,本來就是一體的兩面。知有多大,無知就有多大;富有多大,貧就有多大;巧有多大,拙就有多大,因此「大知若愚,大巧若拙」的處世哲學,成了老子所要教導大家的葵花寶典。古人所謂的「吃虧就是占便宜」的明訓;鄭板橋所說的「難得糊塗」的箴言;《易經》中的「謙受益,滿招損」的名句,不都是在詮釋這個道理嗎?
今天我們社會之所以紊亂,就是大家「以自見為明;以自是為彰;以自伐為功,以自矜為長。」處處充滿「爭」的作為與言詞,大家只知道「爭」的好處,卻不知道「不爭」的妙用。

滾滾長江東逝水,浪花淘盡英雄,
是非成敗轉頭空,青山依舊在,幾度夕陽紅。
白髮漁樵江渚上,慣看秋月春風,
一壺濁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談中。

「今人不見古時月,今月曾經照古人,古人今人如流水,共看明月應如此。」青山為證,明月為鑑,古人今人來來去去,有如流水,紅塵滾滾,是是非非,蝸角虛名,利祿雲煙,誰智誰愚?誰弱誰強?誰能了解老子《道德經》中的深邃哲學奧義?

Thursday, May 19, 2011

于謙

絹帕蘑菇及線香,
本資民用反為殃。
清風兩袖朝天去,
免得閭閻話短長。

Wednesday, April 20, 2011

洛基 - 勇者無懼

跟你說一件你已經知道的事,人生未必都是美好的。
Let me tell you something you already know. The world ain’t all sunshine and rainbows.

世間險惡又無情,它不管你有多堅強。
It’s a very mean and nasty place , and I don’t care how tough you are…

你一鬆懈,就會被逼的屈膝臣服。
It will beat you to your knees and keep you there if you let it.

誰打你,都不會比人生的打擊更痛。
You, me or nobody is gonna hit as hard as life.



但重點不是你出手多重。
But it ain’t about how hard you hit.



而是你能耐受多少,繼續向前邁進。
It’s about how hard you can get hit…and keep moving forward.


你承受多少,還能向前邁進那就是贏的真諦!

How much you can take and keep moving forward.That’s how winning is done!



假如你知道自己的價值,那就去實現自己的價值

If you know what you’re worth , go and get what you’re worth.



但你要願意承受打擊,不要用手指著別人
But you gotta be willing to take the hits, and not pointing fingers…

說你失敗是因為他或她或是任何人。
saying you ain’t where you wanna be because of him or her or anybody!



懦夫才這樣 而不是你!你不該這樣!

Cowards do that, and that ain’t you ! You’re better than that!

Friday, March 4, 2011

狂者與狷者

孔子說:「不得中行而與之,必也狂狷乎!狂者進取,狷者有所不為。」(《論語‧子路篇》,楊伯峻的譯文:「得不到言行合乎中庸的人和他相交,那一定要交到激進的人和狷介的人罷!激進者一意向前,狷介者也不肯做壞事。」)「中庸」是孔子的言行最高標準,但認為:假如不能結識得合乎「中庸」的朋友,那麼,退求其次,與狂者(激進者)和狷者(不肯做壞事的人)交往,也是不錯的。雖然,他把「狂」與「狷」放在「中庸」之下,但也予以肯定。

孟子又再把狂者與狷者,分以高低:「狂者又不可得。欲得不屑不潔之士而與之,是獧(同「狷」)也,是又其次也。」(《孟子‧盡心章句下》,楊伯峻的譯文:「這種狂放之人如果又不可以得到,便想和不屑於做壞事的人交友,這便是狷介之士,這又是次一等的。」)

孔子只說狂者是激進者,沒有甚麼貶意;孟子卻形容其為「嘐嘐然」、「言不顧行,行不顧言」(意思是:志大而言誇,言語不能與行為相照應,行為也不能與言語相照應),顯然是帶有貶義的。孟子的演繹,似乎過分了一點,不盡合孔子的意思。「亦狂亦俠亦溫文」,龔自珍應不會用這帶有貶義的「狂」字,去讚譽他的朋友的。所以,該從孔子所說。

表面上看來,狂者和狷者,是兩種典型的不同性格旨趣的人。我卻覺得:有時,「狂」與「狷」只是一個人的兩面,在不同的情況環境下,從不同角度去看,被人認識的不同的表現。有所不為,然後能有所為。狂者︱︱激烈的進取者,當然把所有的精力和時間,都放在要進取的事物和方向上,那麼,便對此外的不能不放棄而不為,所不為的不僅是壞事。狷者︱︱不肯做壞事者,當然不只是不肯做壞事,對許許多多無意思無聊的世俗之事也不屑,那麼,空下來的精力和時間,去做些甚麼呢?不會白吃飯去等死的,總有所為,只不過並不轟轟烈烈、明刀明槍,不易為人所見,而還是有意義的事。

由此,我想到孟子說的另一句話:「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濟天下。」(《孟子‧盡心章句上》)「窮」不是窮困,而是不稱意的逆境;「獨善其身」,不是自私自利只顧自己,而是加強自我修養、做能力所及和環境所許的事。「達」不是飛黃騰達,而是得以施展個人才能的順利環境,「兼濟天下」,不是打下江山,而是盡量多做有益人群社會的事。「達」,做一個狂者;「窮」則做一個狷者。

知音

「人之相知,貴相知心」。這「知」是了解,雖層次和角度各各不同,但總是真正的友誼不可或缺的基礎。管仲說:「生我者父母,知我者鮑叔。」鮑叔牙了解他:家貧而非貪財;有老母在堂而非怯懦;各為其主而非一心與公子小白為敵;有智慧和才幹。伯牙和鍾子期也是春秋時候的人,他們的相知,又是另一個層次和角度。「知音」的典故,出自他們的互相了解和友誼。

伯牙從師連成學琴,三年,成績不大。連成帶他到東海蓬萊山,受大自然陶冶,琴藝突飛猛進,創作出《高山》、《流水》等著名琴曲。雖然琴藝愈來愈精湛,可惜曲高和寡,能理解他的琴曲和欣賞他的琴藝的人,卻愈來愈少。

那時候,有一個叫鍾子期的人,最能理解和欣賞他。當伯牙彈奏《高山》,表達對崇山峻嶺的嚮往時,鍾立即心領神會,讚嘆說:「真是好極了!聽,我彷彿看見了巍峨的泰山!」伯牙彈奏《流水》,表達對滔滔流水的嚮往時,鍾立即了解其含意,讚嘆說:「真是好極了!聽,我彷彿看見了奔流不息的江河!」

一次,兩人一同遊泰山。忽然陰雲密佈,暴雨驟至。他們匆匆地走到一塊大岩石下躲避,遊興盡失。因為這意外,伯牙心有點悲哀,拿出琴來彈奏。開始時,他先以琴聲來描寫連綿的大雨;接,他又以音韻來刻劃高山的崩塌。每彈奏完一曲,鍾都對他說出樂曲的主旨,侃侃而談,盡道他的心意。一彈一評,兩人的精神和感情完全融會在一起。大雨停了,伯牙收起了琴,說:「子期,你欣賞音樂的能力真高呀!你能完全而深入地了解我的琴曲。你說的,正與我心要表達的一模一樣。在你面前彈琴,我無法掩藏自己的心聲。你是我的『知音』!」

後來,鍾先伯牙而死。伯牙聞訊,非常悲傷,認為以後天下再沒有最能理解和欣賞他的琴曲的人了,自己也就再不必彈琴了。於是,扯斷了琴弦,摔毀了琴,一直至死,再沒有彈過琴。

管仲和鮑叔牙之間,是一種了解和友誼;伯牙和鍾子期之間,又是另一種。你覺得哪一種更為可貴而值得欽羨呢?為甚麼,小朋友們可來討論一下。

其徐如林

「其疾如風,其徐如林,侵掠如火,不動如山」,這是《孫子兵法‧軍爭篇》的名句,常被引用,簡曰:「風、林、火、山」。初讀到時,有兩點疑惑。其一:在這四句之後,本來還有兩句,「難知如陰,動如雷震」,為甚麼總被省去,很少見一起被引用的呢?其二:「其徐如林」是甚麼意思?樹木是不會走動的,為甚麼用「林」來比喻緩慢的行動呢?

先說其一。「難知如陰」:行動要隱蔽而不被敵人所知,有如天陰時黑雲密佈,看不見日月星辰一樣。「知己知彼,百戰不殆」,隱蔽得好,能「知彼」不被知,確實是重要的取勝之道。「明修棧道,暗渡陳倉」,劉邦用張良之計,麻痹項羽,打回關中,便是實例。「動如雷震」:出擊時,有如雷霆萬鈞,既聲勢浩大而瓦解敵人軍心,又使其不及掩耳。「先聲奪人」、「兵貴神速」,此之謂也。「陰」和「雷震」是相關的。因為「難知」,才能「出其不意,攻其無備」,殺一個措手不及,威懾敵人,收「雷震」之效,有如大多「陰」才有「雷震」。

這兩點也是用兵的要訣。我想不透,為甚麼被省去或少引用。也許,中文行文慣用四句,兩句與兩句對襯;後面的兩句在四之外,且對偶不及前四句,因而被排棄。倘真如此,端的「以文害意」。

再說其二。我對軍事一竅不通,僅從歷史、小說或電影,略知戰爭的一二。讀《孫子兵法》之類的兵書,毫無感性知識去理解其理性知識,只藉以去總結從事其他實務工作的經驗。「其徐如林」這句話,對教協的會務很有啟發性。

「十年樹木」,造林不可立竿見影,要耐心地等待樹苗成長;假以時日,樹苗慢慢地、漸漸地成長起來,便是一片蔚然可觀的森林。樹苗種植後,不必太多的照料,只需不多的人手去看守,防止山火、施肥除蟲等都不怎樣耗費人力物力,可說是任其自然而然地成長。種植花卉或莊稼,雖然能很快看見成果,但照料卻頻密和繁重得多,剛好和造林相反。教協的購物服務,最初從很小的規模開始,但天天運作,天天服務會員,天天積累資金,發展起來,成為了聯絡會員和經濟收入的很重要渠道,這不是很有「其徐如林」的意義嗎?「其徐如林」,是事物發展的量變規律。

註釋說該句的意思是:緩行時行列如林,森然不亂,以防掩襲。這是本意。

趙氏孤兒

春秋時候,晉國的晉靈公有兩名大臣︱︱一文一武,文臣趙盾武臣屠岸賈。趙、屠不和,屠陰險毒辣,要謀害趙而大權獨攬。

屠指使武士去行刺,武士良心未泯,觸樹自盡。屠又訓練惡犬,去咬死趙,幸得士把犬擊斃而逃脫;但馬車車輪被破壞了,又幸得前曾搭救的餓夫之助,未遭毒手。

屠仍不罷休,向靈公進讒,靈公下令將趙家三百口滿門抄斬。趙的兒子趙朔是駙馬,屠假靈公之命,送去弓弦、毒酒和短刃賜死,朔以短刃自殺。公主有一遺腹子,交給了門下醫師程嬰,便自縊。程把孤兒藏在藥箱,看守宮門的韓厥與盾有舊交,放走了他們而自刎。

為了斬草除根,屠搜索孤兒甚急,又假傳靈公意旨,如三天內未能搜獲,便把晉國境內半歲以下一月以上的嬰兒,全部殺掉。程帶孤兒,去找已退隱的好友公孫杵臼,商量拯救之計。杵臼說:我已七十歲,恐怕未能把孤兒撫養成人;你才四十五歲,重任只好交託給你。兩人決定:程把剛出世的兒子,與孤兒調換,自己的兒子當作孤兒,孤兒當作自己的兒子,然後向屠告發杵臼收藏了孤兒。屠處死了杵臼和被當作孤兒的程的兒子。程立了此功,成為屠的親信,孤兒也被屠認作義子,原名程勃,義名屠成。

二十年過去了,勃已長大。他非常聰明,又得義父傳授武功,武功還在其上,可謂文武雙全。屠心很高興,覺得有這個義子的幫助,遲早可篡奪靈公之位。程嬰也看出靈公已顧忌屠的野心,知道復仇的時機成熟了。

勃日間習武,晚上回家向父親程嬰習文。程把二十年前的那一段血海深仇,畫成圖畫,特別畫出曾為趙家而犧牲的八個義士。畫卷放在書房,勃翻開來看,心中滿是疑團,便追問其中的原委。程便把那悲慘的往事告訴他,他才知道自己原來是趙氏孤兒。

他們去稟告靈公,靈公已有心翦除屠岸賈,但害怕屠兵權在手,便派勃去攔途突襲,捉拿了屠。示眾後,勃親自將其手刃。靈公讓勃復用原姓,並賜名為趙武,封為大將。程嬰也得到重賞,安享晚年。

根據史實而有所增飾,紀君祥(元)寫了雜劇《冤報冤趙氏孤兒》,又名《趙氏孤兒大報仇》;徐元(明)再本此劇,改編為傳奇《八義記》。

二百多年前,此劇被改編譯為法語並上演。

六度波羅蜜的啟示

「波羅蜜」是梵語的音譯,中文的意思是「到彼岸」。「六度波羅蜜」,就是六種到達彼岸的方法或途徑。佛教認為,凡夫俗子在此岸,佛陀菩薩在彼岸。在此岸與彼岸之間,是苦海。倘循這六種方法或途徑去修行而成佛道,則渡過了苦海,永遠超脫輪迴,這是信佛的最高終極。這六種方法或途徑是: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和般若。它們的含意,是遠比字面的意思,廣大深刻得多。

我感到,「六度波羅蜜」,也是每一個人修養鍛鍊自己,成為發出光熱的真真正正的人,六個很好的方法。我由此得到了一些啟示。

首先說「布施」。

《大乘義章》說:「以己之財事分布與人,名之為『布』;損己惠人,稱之為『施』。」施捨,不但是把自己的財物施與他人,還包括自己的體力智慧,都無償地施捨出去,造福他人。

《金剛經》說:「應無所住,行於布施。」「無所住」,就是不要執着。不見有我所施於人,不見有他為受施者,不見中間有物可施,不望報恩,不求善報,以這樣的心去布施,就是「無所住」。

世人布施,只着眼財物,卻忽視了體力和智慧的奉獻。假如用盡了體力和智慧,只去為自己求取財物,然後把已得的,甚至是多餘的,才布施出去,那麼,距離「六度波羅蜜」的「布施」的真義,實在太遠了。

以現代一般人的話來說,這「布施」,是一種無私、忘我、犧牲、奉獻,為他人為社會的服務精神。這是修養鍛鍊的第一要點。

持戒,就是嚴格遵守佛教的戒律。佛教的戒律多如牛毛,出家人比一般信徒,要遵守的多得多和嚴格得多。持戒,又分止戒和作戒。前者是不做某些事,後者是要去做某些事,如行善,連行善也要作為戒律去遵守。戒律太多太嚴,去遵守便會變得脫離現實生活和羣眾,實在有點礙於大乘的普渡眾生。

持戒給我的啟示,就是要過樸素的物質生活,進而清心寡慾,摒棄雜念,這樣,才能做一點事,多做一點事,把事做得好一點。有所不為,才能有所為;「不為」,首先應是物質生活的追求。「飽暖思淫慾」,過份的物質生活,是很易養成疏懶怠慢的習性,甚至滋生邪惡的慾念。

忍辱,不單只要忍受恥辱,還要忍受各種苦難、災害、折磨,包括精神和肉體的痛苦;而且要逆來順受,不生怨恨。這種不問是非根由的一味忍受,真有點「精神鴉片」的味道。

忍辱給我的啟示,只是在逆境困難中,要能咬得緊牙關,頂得住艱苦,視之為一種考驗鍛鍊,仍不失去信心和希望,看見明天。

精進,就是勤奮。「精」是勤勞,「進」是向上。我很喜歡那「奮」字,拆開來是「大鳥起於田」,有着精益求精、不斷上進的意思。佛教的精進,本來只是在修善斷惡、消除罪孽上的不懈努力,其實可推廣至所有有志對社會有所貢獻的人。能「精」才能「進」,能勤才能不斷向上,才能有較大的貢獻。

佛理有所謂「四精進」:一是勤於多聞,二是勤於總持,三是勤於樂說,四是勤於正行。其實這四點,對於學習任何理論和知識,都是很有啟發性的。「多聞」,是多認識多了解;「總持」,是全面理解,掌握整體;「樂說」,是樂於去宣傳推廣;「正行」是身體力行,付諸實踐。有此四勤,才可奮進。

我對精進的體會較深。疏懶怠慢,是甚麼都幹不成的。首先要勤,但還要有不斷求進步之心,時刻自省,總結經驗,否則那勤便只是勞碌而已。

愛因斯坦的更偉大

據云,世界上懂得愛因斯坦的《相對論》的人,只有寥寥幾個。當然,我不懂得;我只知道,他是一個偉大的科學家,而且關心世事――反戰、支持民主、自由和人權。但一張照片和一個故事,卻使我感到他的偉大變得更偉大。

一本雜誌,以整版刊出他的照片。他鬚髮如銀,滿面皺紋,瞪着眼睛,張大嘴巴,吐出長長的舌頭,扮出一個淘氣孩子們常扮的鬼臉。看見這一張照片,你不能不失笑起來。假如能去觸摸,你會感覺到,這一位偉大科學家內心的爛漫的童真,年老時也是熾熱炙手的。

我想到,甚麼時候,我會不會也拍一張這樣的照片呢?

關於他的故事,是這樣的。

一個聖誕節的晚上,下着大雪,屋外是白色的世界。愛因斯坦在書房裏,伏案埋頭工作。忽然傳來一陣音樂聲,接着便是敲門聲,他奇怪在這樣的時刻這樣的天氣,是甚麼訪客呢?為甚麼還有音樂聲呢?

他放下工作,走出書房,開門一看。原來是一羣拿着樂器的孩子們。一領袖模樣的說:在這佳節裏,一些家貧的小孩子,得不到禮物,他們是來募捐一些錢,去買禮物送給這些小孩子的。請你捐一點錢罷!

愛因斯坦聽了,說:「請等我一會兒。」他匆忙地回到屋裏,纏上圍巾,披上大衣,從琴盒裏拿出他的小提琴,走到門外。

他對孩子們說:「我跟你們一起去!」他把正在忙着的工作,彷彿全都拋了在腦後。

讓我們想像一下,一個高高瘦瘦的老人,拿着小提琴,混在矮矮的小孩子裏,在大雪的聖誕節晚上,挨家逐戶地去奏樂,為另一些窮孩子的聖誕禮物而募捐,這是一幅多麼動人的圖畫。而這老人,是世界知名的偉大科學家愛因斯坦。

假如那一羣奏樂的小孩,來到你的家門,你會這樣做嗎?你會怎樣做呢?

六祖慧能與權力鬥爭

「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台,本來無一物,何處有塵埃!」禪宗六祖慧能這四句佛偈,不少人耳熟能詳,但知道其中,糾纏着一段尖銳的佛門權力鬥爭的人,卻不多。

五祖弘忍,為了挑選接班人,命寺內眾僧作佛偈。呼聲最高的神秀,作了這樣的四句:「身是菩提樹,心如明鏡台,時時勤拂拭,莫使惹塵埃。」慧能聽見一童子,唱誦神秀的偈子,才知道弘忍之命。他是個文盲,便讀出上述的另四句,叫人寫了貼在牆上。神秀當然給他比了下去。

弘忍是個精通世故的人,表面上沒有稱讚,只叫慧能夜裏悄悄地到堂內來。他把古印度木棉製的袈裟,作為衣砵的信物,給了慧能,並說:這裏將有人害你,你必須立即離開,走向南方,並在三年內不可傳法。他送走了慧能,便圓寂而逝。

消息已傳開,慧能得了衣砵南下,數百人為奪袈裟追來。在大庾嶺,首先趕及的,是曾做過三品官的慧順,慧能拿出法衣給他。但慧順說,不是來求法衣而是求傳法,慧能破三年不傳法之戒,點化了慧順。慧順北返,向尾其後的追趕者說,找不到慧能,把他們騙了回去。

慧能到了嶺南,隱姓埋名,但仍被人追尋,要混跡於獵人中。十六年後,他到了廣州,在制旨寺,參與眾僧的「風動」還是「幡動」的爭論,被印宗法師賞識,拜其為師,至此,才公開了他的六祖身份。

慧能在南方名聲大噪,神秀在北方也大受皇室禮重。但神秀仍感到地位受威脅,派出最聰明的弟子志誠作間諜南下,向慧能刺探。但志誠也給點化了,成為慧能十大弟子之一。

從親身的經歷,慧能深感權力鬥爭的凶險,便決定不再傳授衣砵,禪宗因而沒有七祖。他對眾弟子說:我得此袈裟,三次有刺客來要我的命,命如懸線,怕以後受我衣砵者,也如我一樣受害,故不傳此袈裟。

四大皆空的佛門,也難免權力鬥爭;現代社會的民主選舉,才是權力和平轉移的唯一途徑。

恨不相逢未嫁時

唐代詩人張籍的《節婦吟》。該詩全首如下:君知妾有夫,贈妾雙明珠;感君纏綿意,繫在紅羅襦。妾家高樓連苑起,良人執戟明光裏。知君用心如日月,事夫誓擬同生死。還君明珠雙淚垂,恨不相逢未嫁時。

張籍(約766-830),唐代貞元進士,歷任太常寺太祝、中部員外郎、國子司業等職。這首詩,不但因最後兩句「還君明珠雙淚垂,恨不相逢未嫁時」而傳誦,詩題《節婦吟》及其寓意,更受到讚賞。

在一些版本,該詩題下有注云:「寄東平李司空師道」。李師道是當時藩鎮之一的平盧淄青節度使,其勢炙手可熱。當時藩鎮割據,拉攏、勾結文士和中央官員依附。張籍是韓愈門下大弟子,立場與師一致,主張統一,反對藩鎮分裂。這首詩就是拒絕李師道拉攏而寫的名作。全篇都用暗喻,來表明自己的態度,表面上看來全是一首愛情詩,實質上是一首政治詩。

歷來的評注,都是根據這詩題下的注,以及當時的事實去分析的。「還君明珠雙淚垂,恨不相逢未嫁時」固然傳誦,但暗喻節婦的貞操,而且很有分寸,則更受讚賞。

開首兩句,「君知妾有夫,贈妾雙明珠」直斥明知我是有夫之婦,還來示愛,不合禮法。第三四句「感君纏綿意,繫在紅羅襦」,你雖不守禮法,但我還是感激你的盛意的。接着的四句,「妾家……同生死」說出夫家也非等閒之輩。最後兩句「還君明珠雙淚垂,恨不相逢未嫁時」,回應開首的兩句,再一次表白拒絕,言詞委婉而意志堅決。

精警兩七絕

第一首是,晚唐章碣的《焚書坑》:竹帛煙銷帝業虛,關河空鎖祖龍居。坑灰未冷山東亂,劉項原來不讀書。

註釋。竹帛:書籍也,竹和布是古代書寫的材料。煙銷:被焚,化作煙灰。關河:可據之險守的要地。空鎖:白白據有而不能保衛。祖龍:秦始皇也;祖是始祖,龍是帝皇;他自稱「始皇」,要做子孫萬代諸龍之祖。坑灰:焚書剩下的灰燼。山東:崤函以東,指秦國原有以外的六國的屬地。劉項:劉邦和項羽。

語譯。想把書籍焚燒了,控制人民思想,但統治的地位反更為虛弱。即使有堅固城池和險隘要地,只是白白把秦始皇與人民隔絕了,卻保衛不了他。坑裏焚燒書籍的灰燼還沒有冷,秦國以東的六國舊地,便都紛紛起來造反。兩名造反的領袖劉邦和項羽,都是沒有怎樣讀過書的。焚書對鞏固專制的統治,有什麼用呢?

「劉項原來不讀書」,這一句對現今壓制思想、言論、新聞、出版自由的殘暴獨裁者,也是一針見血的批評。人民是在現實中受到壓迫而起來造反的,並不是受到什麼蠱惑!第二首是,五代後蜀花蕊夫人的《述國亡詩》:君王城上豎降旗,妾在深宮那得知。十四萬人齊解甲,寧無一個是男兒?

注釋。詩題《述國亡詩》:這詩題一作《口占答宋太祖》。後蜀滅亡,花蕊夫人被宋軍俘獲。宋太祖問她:為何不殉節而降我?她口誦此詩去回答。君王:指五代後蜀國君孟昶,宋軍入成都,他投降了。

語譯。國君孟昶在城頭豎起了白旗,向宋軍投降,我這個幽居深宮的弱女子,既全不知道,也全無關係。這次,從國君、將軍到士兵共十四萬人,一齊解除武裝,放下武器,投降宋軍的,難道沒有一個是男子,全是女性嗎?

在封建時代留下來的歷史記載,往往把皇朝覆滅國家動亂的責任,推在一些女性身上,例如商朝的妲己、周朝的褒似、安史之亂的楊貴妃等等,稱之為「禍水」。她們真能起這麼大的作用嗎?這不過是以男性為中心的社會對女性的誣衊。

這兩首七絕,不是很精警嗎?

守財奴的遺囑

一個守財奴,一生吝嗇,積聚了豐厚的家產。他患了重病,久醫無效,到了彌留臨終的時候,才想起雖然擁有這麼多金錢,但卻從來沒有好好地享受過,很是懊悔。

死神降臨了,要奪去他的生命。他向死神懇求說:「我有一大筆財產,是一生辛辛苦苦儲蓄得來的。我把我的財產的三分之一給你,你能賣給我一年的生命,讓我多活一年嗎?這三分之一的財產很不少,我要的只是一年的生命, 可以嗎?」

「不。」死神嘴裏只說出這一個字,冷冷地毫無商量的餘地。「那麼,我給你一半的財產,卻只求你給我半年的生命,可以嗎?

我給你的增加了,要求卻降低了,我一生買東西,從來沒有這樣慷慨。請你給我多活半年吧!」「不。」死神嘴裏還是只說出這一個字,對守財奴的懇求,無動於衷。

守財奴深深地嘆了一口氣,絕望了,不得不再懇求說:「唉!我把全部的財產都給了你,你能給我一天的時間,讓我多活一天嗎?只短短的一天,但卻可以得到我的全部財產,你知道我多麼捨不得呀!只一天,只一天的生命,請你……」「不!」死神有點氣惱,大抵覺得守財奴太囉囌,太貪生怕死了,似乎從未遇過這樣為生命向他討價還價的人。他不耐煩了,走近,伸出雙手,要奪去守財奴的生命。守財奴絕望了,向死神提出最後的一個懇求,說道:「給我一分鐘,可以嗎?」

死神感到詫異,問道:「一分鐘只是很短的時間, 你要來做什麼?」

「我要用來寫遺囑!」守財奴說。死神倒想知道,他的遺囑怎樣寫,立即答應了。

守財奴用顫抖抖的雙手,接過死神給他的筆和紙,艱辛地寫下一個一個的字。他的遺囑很短,只有這樣的一句話:「人們:請記住,不管你擁有多少財富,也不可以買到一天的生命!」

遺囑寫完,他就死去了。

夫妻相處之道

一個記者,在不同的行業中,各行業找出一對恩愛的夫妻,去訪問他們,叫他們談談夫妻相處之道。

一個救火員說:「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夫妻之間,總免不了有不同的意見。這時候,一定要忍讓;不管哪一個忍讓哪一個,都要忍讓。否則,小小的爭吵,也會變成大衝突。日積月累,難免構成不可彌補的裂痕。」

建築師說:「最重要是,要把基礎建得牢固。基礎不牢固的房屋,很容易倒塌。美好的婚姻的基礎,是彼此的尊敬和愛護。這不是一時的尊敬和愛護,而是終生的。」

印刷工人說:「出版一本好書,當然書的內容最重要。但倘若錯字連篇,封面醜劣,釘裝脫落,恐怕也會招致讀者的惡評的。所以,夫妻相愛,不但要重視大事的融洽,一些小節也不能完全忽視的。」

電氣工人:「電線引致火警,大多是某處負荷過度,爆發火花。所以,要裝安全線,倘有過度負荷,這安全線先燒掉了,發出警號。這樣,你可再安裝安全線,並去減低負荷。夫妻之間,也應設有安全線,測試彼此的關係,到了一定的界限,便要警惕去降溫。」

旅店老闆:「居住的環境,有一定的關係。舒適的睡房,寬敞的客廳,潔淨的廚房,幽雅的花園,更有播出優美音樂的設備。要共同生活得愉快,才能恩愛的啊!」

火車司機說:「在長途旅程中,總難免覺得單調枯燥。這時候,不要忘記欣賞沿途的風光,這樣,單調枯燥便會變得賞心悅目。在夫妻兩人之外,多共同照顧親朋戚友,關心社會國家大事,生活便變得豐富充實。」

牙醫說:「每天醒來的第一件事,每晚最後的一件事,就是刷牙漱口,讓對方看見你露出雪白牙齒的笑容。」

教師說:「對優秀的學生要多鼓勵,對頑劣的學生要給予更多的關懷。夫妻雙方也會有彼此沒有發現的優點,即使已經發現,也要不時稱讚,表示欣賞。至於缺點,任何人都會有。指摘往往對克服缺點,幫助不大,反而需要更大的愛。」

雪擁藍關馬不前

「古文八大家」之一的韓愈,詩也寫得很好,最為傳誦的,是七律《左遷至藍關示侄孫湘》。

唐憲宗元和十四年(819),派人把原供奉在歧山縣法門寺的佛骨迎入京。所謂「佛骨」,是釋迦牟尼的一節中指骨。一時佛教大盛,許多人聯群結隊去迎佛骨,更有燒掉手指以示至誠的。韓愈信奉儒家,一貫排佛,毅然寫了《論佛骨表》,呈奉憲宗。他說:歷史上一些國君奉佛求福,不但得不到福,還招了禍,有的早死,有的亡國。憲宗看了奏疏,大怒,要把韓愈處極刑。幸得皇親國戚、高官顯貴求情,才改被貶為潮陽刺史。

往潮陽途中,路經粵北的秦嶺藍關,他的侄孫韓湘,遠遠趕來追上了,為他送行。韓湘是他的二哥韓介的孫,亦是與鐵拐李、漢鍾離、張果老、何仙姑、藍采和、呂洞賓、曹國舅並稱的八仙之一。這七律是韓愈贈給韓湘的,如下:

一封朝奏九重天,夕貶潮陽路八千。欲為聖明除弊事,肯將衰朽惜殘年。雲橫秦嶺家何在?雪擁藍關馬不前。知汝遠來應有意,好收吾骨瘴江邊。

註釋。左遷:被貶降級。一封:指《論佛骨表》。朝奏:早上呈奏。九重天:最高當局,指皇帝唐憲宗。衰朽、殘年:指自己已年老。秦嶺、藍關:均在粵北,入粵必經之地。瘴江:指潮陽,今潮州,當時屬時疫流行之地。

語譯。早上,我把《論佛骨表》呈交給皇上;晚上,我便被貶到離長安八千里路遠的潮陽。我上表,只是為了要朝廷革除弊政,這樣做雖然危險,但我也不願愛惜自己的衰弱身體和老邁殘年而不去做。來到了這裏,眼前的秦嶺被密雲掩蓋而看不見,離得更遠的家鄉,就更加看不見而不知在何處了。大雪紛飛,在這藍關的路上,厚雪阻路,使馬兒難於前行。我知道你從遠處趕來送我,有着深情厚意。你大抵會想到,再見我的時候,是到滿是瘴氣的潮陽,去收我的屍骨了。

全詩敍事、寫景、抒情,融合為一。「雪積秦嶺家何在?雪擁藍關馬不前」一聯最為人熟識,意境高遠,耐人尋味。

天涯若比鄰

王勃與楊炯、盧照鄰、駱賓王,並稱「初唐四傑」。現來推介他的一首五律名作,《送杜少府之任蜀川》,如下:

城闕輔三秦,風煙望五津。與君離別意,同是宦游人。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無為在歧路,兒女共沾巾。

註釋。杜少府:王勃的朋友,其餘不詳;少府,官名,縣尉也。之任:前往去任職。蜀川:亦作蜀州,蜀地,今四川。城闕:城門上的樓閣,這裏指長安。三秦:項羽滅秦後,將秦分為雍、塞、翟三國,稱為三秦,泛指長安附近的地方。五津:白華津、萬里津、江首津、涉頭津、江南津,是四川岷江上的渡口,指杜少府要前往的蜀地。宦游人:離家外出去尋求官職的人。比鄰:鄰近。歧路:兩條分岔的路,這裏指告別分手的地方。

語譯。我們在長安郊外告別,這裏的城門樓閣雄偉壯觀,護衛着首都。遠望你要去之處,那是岷江五個渡口的地方,一片煙霧彌漫。這次,我來長安和你去蜀川,都是為了尋求官職,因而不能不分手。我們雖然分手了,但同在這一片神州大地上,彼此仍是知己,雖遠隔異地,也有如在近鄰。在這告別的路上,我們不必像感情脆弱的年輕人一樣,悲傷而淚濕袖巾。

詩中的一聯,「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成為千古傳誦名句,給遠隔的朋友以無限慰安。

這是一首告別詩,最大的特點是,毫無分手的傷感。一開始,就是以離別之處的壯偉風光,蓋住傷感。接着提到,大家都是為前途各走一方,是有為而別,更毋須傷感。第五、六句,指出友誼永在,只要仍是知己,何患各處天涯。最後兩句,批評了臨別揮淚,是幼稚的兒女態,進一步寫出兩人的大丈夫氣概。

律詩的第三、四句和五、六句,是須對偶的。但此詩的第三、四句,「與君離別意, 同是宦遊人」,卻並非對偶。但第一、二句,「城闕輔三秦, 風煙望五津」,卻是對偶的。這因為在初唐,絕律(近體詩)在形成中,還沒有完全定型,但其平仄和押韻卻是合乎標準的。

孔子談交友

「孔子曰:『益者三友,損者三友。友直,友諒,友多聞,益矣。友便辟, 友善柔, 友便佞, 損矣。』」(《論語.季氏》)註釋。直:正直。諒:信實。多聞:見識廣博。便辟:諂媚奉承。善柔:當面恭維,背後譭謗。便佞:誇誇其談。

語譯。孔子說:「有益的朋友有三種,有害的朋友也有三種。與正直的人做朋友,與信實的人做朋友,與見識廣博的人做朋友,便會得益。與諂媚奉承的人做朋友,與當面恭維卻背後譭謗的人做朋友,與誇誇其談的人做朋友,便會受害。」

從語氣上來看, 孔子認為:「直」、「諒」、「多聞」,只具備其中的一個條件的朋友,都會使你得益。我卻以為: 「直」與「諒」是首要,而且是必需的,至於「多聞」倘也具備,當然更好;假如只是「多聞」,而不「直」不「諒」,未必是益友,甚或會使你受害。我把品德放在首位, 「多聞」卻是稍次。你以為如何?

再來說損友。「便辟」、「善柔」、「便佞」都是表面上的態度,特別是在言語上,沒有涉及做壞事的具體行為。孔子為什麼這樣說呢?大抵做壞事的具體行為,一時未必容易察覺發現;表面上的態度和言語,卻很容易使你迷惑受騙上釣。不少人都喜歡諂媚奉承和當面恭維,識不破誇誇其談,因而受害。孔子的話,是要我們透過表面的態度和言語,去認識其人的本質,這是一個很重要的教導。

孔子還說過這樣的兩句話。《論語.子路》:「剛、毅、木、訥、近仁。」(剛強、果決、樸質、不輕易說話,有這四種品德的人,便近於仁德了。)《論語.學而》:「巧言令色,鮮矣仁!」(花言巧語,偽善的面貌,這樣的人,仁德是不會多的。)這兩句話,可以作為他對益友損友的補充, 「木、訥」和「巧言令色」都與表面上的態度和言語有關。

不但交友,在工作中對人的認識也很重要。工作必須與人合作,要有夥伴;能夠認識人,才能找得好的合作夥伴。孔子閱歷深,洞明世事,他的話是寶貴的經驗。

中夜雞鳴風雨集

魯迅的文字,先來說第一首《秋夜有感》,寫於1934 年9 月,距逝世只約兩年,如下:

綺羅幕後送飛光,柏栗叢邊作道場。望帝終教芳草變,迷陽聊飾大田荒。何來酪果供千佛,難得蓮花似六郎。中夜雞鳴風雨集,起燃菸卷覺新涼。

註釋。綺羅:美麗的絲織品,比喻豪華奢侈的生活。飛光:飛逝的時光。柏栗叢邊:論者諸多引證,解說紛紜,我以為解作淺易的樹叢荒野較好。道場:和尚或道士做法事的地方。望帝:即杜鵑,用蜀帝化鳥啼血的典故;啼於暮春,百草枯萎。迷陽:即荊棘,出自「迷陽迷陽,無傷我行」(《莊子》)。大田:種莊稼的土地。酪果:拜佛之物,比喻作品。千佛:眾多的佛,比喻專制的統治者。蓮花、六郎:唐代的張宗昌(六郎),貌美似蓮花,深得武則天寵幸,比喻御用文人。中夜雞鳴:包含兩典故,一是晉代祖逖聞雞起舞,準備為國效力,一是《詩經》的「風雨如晦,雞鳴不已」;深夜,風狂雨驟,但雄雞仍然依時啼叫報曉。

語譯。豪華奢侈的生活,像一塊美麗的絲織帷幕,掩蓋了幕後的種種黑暗,使一般人都不感到可貴的時光的飛逝。大好的土地都荒蕪了,長不出莊稼來,滿是荊棘,去點綴着這荒蕪。此刻,那些反動官員,還在杭州靈隱寺大作法事,去粉飾昇平,宣揚迷信。現在好像是杜鵑啼叫的暮春時節,好的作品都有如枯萎的芳草不再存在。我們怎能向專制的統治者獻媚,寫出像供奉佛像的祭物的作品呢?我們更不能失掉骨氣,把自己打扮得像貌似蓮花的張宗昌去取寵。深夜了,風雨交作,傳來雞鳴,天將破曉。我起來,點燃一支香煙,感覺得初秋的涼意,精神更抖擻,準備去迎接黎明。

在這七律,對當時的虛假繁榮和一般人的醉生夢死,表示感慨;同時對那禁制言論、新聞、出版自由的白色文網,表示了抗議。但並不消極,決心抗爭到底,並認為黎明即將到來。

說「朋」與「友」

「朋友」這詞語很普通,常見常用,大抵幼稚園的小孩子也懂得是什麼。但假如去探究這兩個字的本源,卻有深刻得多的含義。

關於「朋」字,《說文解字》的解釋是: 「朋,假借也」。原來,這「朋」字與大鵬鳥的「鵬」字相通。在傳說中, 「鵬」即「鳳」,是一種神鳥,群鳥追隨其後。在小篆中, 「朋」字中的「月」字,字形像一隻張開的翅膀,群鳥張開兩翼而起飛也。

《禮記》說: 「同門曰朋」。群鳥振翅起飛而跟隨「鳳」,有如學生們向同一個老師學習。所以,也是同門同學的意思。

「朋」字還有另一個含義:是古代的貨幣單位。貝殼產於南邊海岸,在中原地區甚珍貴,故用作貨幣,五枚穿起束成一串。在甲骨文中, 「朋」字就是兩串並列的貝殼。兩串貝殼並列, 其中就有相同、平等、同類的意思。這暗示着朋友的關係和相處之道。

再來說「友」字。《說文解字》的解釋是: 「從二又相交」。在小篆中, 「友」字的字形是兩個「又」字連在一起,表示兩人緊握兩手。清代段玉裁的《說文解字注》,作進一步說明: 「二又,二人也,善兄弟曰友,亦取二人而如左右手也。」意思指: 以兩個「又」字組成「友」字,其含義是兩個情如手足的好兄弟的人。

《禮記》說: 「同志曰友」,這「同志」,不是今天的同一政黨之人,或同性戀者,而是志趣相同的人。

綜合上述「朋友」兩字的本義,不是比現在一般人所理解的,深刻得多嗎?再以此,去讀孔子下面的話,意思也更深入而準確了。

「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有學生從各地遠方來受教,不但向我學習,還互相學習,我不是很快樂嗎?我不但施教,他們還可以成為朋友而彼此學習。

「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同行便是朋友,也可作為老師, 「從之」或「改之」也是一種學習。

「無友不如己者」。「不如」不是指地位、財富、品德、才智等,而是志趣不相同,不與這樣的人情如手足。

《三國演義》的《臨江仙》

《三國演義》開卷的第一句,膾炙人口: 「話說天下大勢,分久必合,合久必分。」在此之前,是第一回的回目: 「宴桃園豪傑三結義,斬黃巾英雄首立功」。再前是一首詞,如下:滾滾長江東逝水,浪花淘盡英雄。是非成敗轉頭空,青山依舊在,幾度夕陽紅。白髮漁樵江渚上,慣看秋月春風。一壺濁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談中。

書中沒有標出詞牌,這是一首《臨江仙》。有很多人喜愛,瓊瑤的言情小說《幾度夕陽紅》,書名便是撮自此詞。

《三國演義》的作者,是羅貫中,最初的版本沒有這首詞,顯然這詞不是他所作。康熙年間,出版了毛宗崗父子修刪評定的版本,最為流行,這詞才被加在卷首,但也不是他們所作。那麼,詞的作者到底是誰呢?

這首《臨江仙》,作者是明代中葉的文學家楊慎,他曾作《歷代史略十段錦詞話》,後被簡稱為《廿一史彈詞》。全書分兩卷,共十段。第一段是總說,其餘九段,從三代說到元朝,講述歷代興亡的故事。每一段以一首詞開端,以另一首詞結尾。《三國演義》的這首《臨江仙》,是《說秦漢》的開端,是毛宗崗父子選出來放進《三國演義》的。

楊慎的《彈詞》在《說三分兩晉》的一前一後,各有一首《西江月》,是說三國的歷史的。如下:(開端)道德三皇五帝,功名夏后商周。英雄五霸鬧春秋,秦漢興亡過手。青史幾行名姓,北邙無數荒丘。前人田地後人收,說甚龍爭虎鬥?

(結尾)豪傑千年往事,漁樵一曲高歌。鳥飛兔走急如梭,眨眼風驚雨過。妙算龍韜虎略,英雄鐵馬金戈。爭名奪利竟如何,必有收因結果。

選《臨江仙》,卻不選這兩首《西江月》,前者的確比這兩後者寫得好,而且內容也與三國的歷史切合。

奇妙的店名和招牌

一家以「銀杯」為名的餐廳,生意不景,每下愈况,眼看着快要結業了。老闆焦急,卻一籌莫展。

一天,他碰見一位心理學教授的老友,訴說了自己的困境。這老友說: 「待我到你的餐廳去看看!」在餐廳巡視一周,還吃了食物,覺得環境和味道都不錯;再到外面看看舖面和招牌。他對老闆說: 「所有都不成問題,只是店名和招牌,沒有吸引力!」

老闆請教怎麼辦?教授說: 「把店名改作『五環餐廳』,但在招牌上,卻要畫六個圓環。」老闆大惑不解,問道: 「店名『五環』,為什麼招牌卻要畫六個圓環呢?何况,這個店名也並不很有吸引力呀!」

教授說: 「你且聽我的話,去試一試,到時便會明白了。」老闆半信半疑,照着這意見去做。

店名和招牌都改了。很奇怪,翌日店子還沒開門,就有不少過路人,在店前停步,望着招牌指指點點,還有一些人探頭向店內看。

十時,店門一開,很多顧客擁進來。他們點了飲品食物,紛紛交談,並都指出店名和招牌不符;侍應們來了,更質問為什麼會有這樣的錯誤?這情形,大大出乎老闆意料之外。

老闆經教授指點過,又向侍應們傳達了,都這樣回答顧客:謝謝他們的指正,這是裝修工人的一時的疏忽;他們的眼光很銳利,會轉告老闆去修正。

顧客用過了餐,覺得飲品和食物都很不錯,價錢也便宜;而且,室內的裝飾佈置,也讓人坐得很舒服。心裏說: 「原來是一間不錯的餐廳,只是以前沒有來過罷了。」自店名招牌改了後,上門來指正並順便進食的顧客,絡繹不絕,生意興旺起來,與前大大不同。老闆沒有把店名和招牌改正,繼續錯下去, 「五環餐廳」的名聲大振,愈辦愈火紅。

老闆去向教授致謝,問: 「為什麼這與店名不相符的招牌,竟有這樣的作用?」

教授說: 「一般人都有指出別人的錯誤的癖好。這樣,把他們引進來,店名也張揚開去了。」

奇妙的店名和招牌

一家以「銀杯」為名的餐廳,生意不景,每下愈况,眼看着快要結業了。老闆焦急,卻一籌莫展。

一天,他碰見一位心理學教授的老友,訴說了自己的困境。這老友說: 「待我到你的餐廳去看看!」在餐廳巡視一周,還吃了食物,覺得環境和味道都不錯;再到外面看看舖面和招牌。他對老闆說: 「所有都不成問題,只是店名和招牌,沒有吸引力!」

老闆請教怎麼辦?教授說: 「把店名改作『五環餐廳』,但在招牌上,卻要畫六個圓環。」老闆大惑不解,問道: 「店名『五環』,為什麼招牌卻要畫六個圓環呢?何况,這個店名也並不很有吸引力呀!」

教授說: 「你且聽我的話,去試一試,到時便會明白了。」老闆半信半疑,照着這意見去做。

店名和招牌都改了。很奇怪,翌日店子還沒開門,就有不少過路人,在店前停步,望着招牌指指點點,還有一些人探頭向店內看。

十時,店門一開,很多顧客擁進來。他們點了飲品食物,紛紛交談,並都指出店名和招牌不符;侍應們來了,更質問為什麼會有這樣的錯誤?這情形,大大出乎老闆意料之外。

老闆經教授指點過,又向侍應們傳達了,都這樣回答顧客:謝謝他們的指正,這是裝修工人的一時的疏忽;他們的眼光很銳利,會轉告老闆去修正。

顧客用過了餐,覺得飲品和食物都很不錯,價錢也便宜;而且,室內的裝飾佈置,也讓人坐得很舒服。心裏說: 「原來是一間不錯的餐廳,只是以前沒有來過罷了。」自店名招牌改了後,上門來指正並順便進食的顧客,絡繹不絕,生意興旺起來,與前大大不同。老闆沒有把店名和招牌改正,繼續錯下去, 「五環餐廳」的名聲大振,愈辦愈火紅。

老闆去向教授致謝,問: 「為什麼這與店名不相符的招牌,竟有這樣的作用?」

教授說: 「一般人都有指出別人的錯誤的癖好。這樣,把他們引進來,店名也張揚開去了。」

「渾身是膽」與「無膽」

三國蜀的五虎將之一趙雲( 子龍),武藝非凡,智勇雙全,被讚「渾身是膽」。我記得,粵劇有一齣《趙子龍無膽入情關》,怎麼變了「無膽」呢?沒有看過,不知情節,猜測大抵是演述他拒婚的事,載毛評本《三國演義》第五十二回。

桂陽太守趙範,把寡嫂樊氏,介紹給趙雲說:樊氏擇偶,有三個條件,「第一,要文武雙全,名聞天下;第二,要相貌堂堂,威儀出眾;第三,要與家兄同姓。」趙雲恰恰是完全符合這三個條件的。

趙雲拒絕了這件婚事,回答了三個理由:「趙範既與某結為兄弟,今若娶其嫂,惹人唾罵,一也;其婦再嫁,便失大節,二也;趙範初降,其心難測,三也。主公新定江漢,枕席世安,雲安敢以一婦人而廢主公之大事?」

這番話,把封建禮教戒律,放在第一、二位,似乎最重要。其實,在那時候,這樣的戒律並不嚴緊,寡婦再嫁是極為平常的事。以下的事例,可作說明:

劉備的皇后吳氏,是吳壹之妹,曾嫁給劉焉之子劉瑁為妻。劉瑁死後,寡居。劉備定益州,娶吳氏為夫人,所娶的是一個曾嫁與同姓的寡婦。

曹丕的皇后甄氏,原是袁紹之子袁熙之妻;冀州失陷後,曹丕納之。曹丕娶的,是敵人的媳婦。

孫權與夫人生兩女。長女先嫁周瑜之子周循,後嫁全琮;次女先嫁朱據,後嫁劉纂。這兩個女兒,都沒有從一而終。

上述的劉、曹、孫,是當時的顯赫王侯,尚且沒有遵守那封建禮教的戒律,至於其他的一般人,就更沒有這樣的顧忌了。

其實,「節婦不二夫」,到了宋朝才成為戒律的,在此之前,並不當作怎麼一回事。毛評本的修訂者,是毛綸、毛宗崗父子,於清代康熙年間刊行。趙雲所說的第一、二個理由,大抵是這父子根據當時的社會風氣,加上去的。

趙雲所說的第三個理由,相信是最重要的。他忠於劉備,趙範初降,其心叵測,介紹其寡嫂,難保無「統戰」的居心。由此可見,他不但智勇雙全,而且忠心耿耿,警惕性極高。

屠蘇與桃符

關於春節最為傳誦的舊詩,是北宋文學家、政治家王安石的七絕《元日》,如下:

爆竹聲中一歲除,

春風送暖入屠蘇。

千門萬戶曈曈日,

總把新桃換舊符。

曈曈:日高升,陽光燦爛也。入:注入。此詩提及「屠蘇」和「桃符」,都是與春節習俗有關的東西。先來說「屠蘇」。

「屠蘇」是一種酒,人們都在過年時喝一點。據說,這酒是漢末名醫華佗所創製。其配方,是大黃、白朮、桂枝、防風、花椒、烏頭、附子等中藥,入酒浸泡而成。具有益氣溫陽、袪風散寒、避除疫症之效。後來,唐代名醫程思邈每逢臘月,都送鄉鄰一包藥,用以泡酒。由此流傳開去,喝此酒成為過年的風俗。

一般飲酒,年長者先飲,年少者後飲,但飲「屠蘇」卻相反,年少者先飲而年長者後飲。北宋蘇轍有《除日》詩,詩云:「年年最後飲屠蘇,不覺年來七十餘。」意思是說:他已七十多歲,是飲屠蘇酒最後的一個。

但現在這種先少後老的飲屠蘇次序的習俗已沒有了。

在中共建政初期,在外交政策上「一邊倒」, 「屠蘇」成為忌諱,酒名少人提及。

再來說「桃符」。古代傳說:神荼和鬱壘兩兄弟是神仙,守衛桃林的鬼門,見害人的鬼便提了去給老虎吃掉。人們為求除禍降福,把他們的畫像繪在桃木板上,作為門神,掛在大門左右。也有不繪像,只寫上神荼和鬱壘的名字的。到了唐朝,門神改了由開國名將秦叔寶和尉遲恭代替。

五代,後蜀主孟昶親自提筆,在桃木板上,題寫了一聯:「新年納餘慶,嘉節號長春」,新年貼在大門兩邊,這是我國的第一副春聯,當時稱為「桃符」。「桃」,因沿用繪門神的桃木板。「符」,大抵也寓驅邪之意。

到了宋代,桃木板改為紙張,叫做「春貼紙」。到了明代,由明太祖朱元璋改稱為春聯,並下令:新年,家家都須貼春聯。他還微服出巡去欣賞,曾為一家閹豬的,寫了一對這樣的春聯: 「雙手劈開生死路,一刀割斷是非根。」

陸游七絕三首

簡略地比較過唐詩與宋詩:大致上,前者尤其是盛唐,氣象萬千,神采飛揚;後者則寓哲理而散文化。但南宋的陸游,風格則近唐,襟懷直迫邊塞詩,且更具報國悲情。茲推介其七絕三首,如下:

《楚城》「江上荒城猿鳥悲,隔江便是屈原祠。一千五百年間事,只有灘聲似舊時。」

楚城:即歸州,今湖北秭歸縣。陸游離成都,下瞿唐峽,經此地作此詩。屈原祠:歸州有屈原宅,後人就其宅立為祠堂。一千五百年:從屈原死後,到陸游寫此詩時,約一千四百七十多年,舉其整數。荒城猿鳥:一片哀愁,屈原被冷落了,屈原祠更冷落了。這冷落暗示着,南宋再沒有像屈原這樣貞忠愛國的人了,國人也不關心有沒有這樣的人了。「只有灘聲似舊時」,「舊時」的「灘聲」是歷史的聲音,人們只可以在留下的遺蹟中,尋找得屈原這樣的愛國者的聲音。

《秋夜將曉出籬門迎涼有感》(二首選一)「三萬里河東入海,五千仞岳上摩天。遺民淚盡胡塵裏,南望王師又一年!」

「河」是黃河,「三萬里」誇張其長。「岳」是西岳華山,八尺為一仞,「五千仞」誇張其高。首兩句,對偶而起,極寫黃河的壯麗和華山的雄偉,但這錦繡山河已被金人佔領了,失去了。

「遺民」是淪陷區被異族統治着的人民,在壓迫中流盡了眼淚了。「王師」是指來收復失地的宋軍。「淚盡」不但是因為活在「胡塵」裏,而是盼望了一年又一年,始終盼望不到宋軍來驅去異族。一個「盡」字,又一個「又」字,實在是對南宋偏安皇朝的深刻批判!

《十一月四日風雨大作》(二首選一)「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為國戍輪台。夜闌卧聽風吹雨,鐵馬冰河入夢來。」

「僵卧」,年老僵直而卧。「戍」,防守。「輪台」,古地名,在今新疆,唐時的邊防地區,泛指邊疆要地。「鐵馬冰河」,軍馬在冰河上馳騁。作者已經年老,但報國之心未死而無從效力,卻並不因此悲哀。深夜,失眠,在風雨聲中,腦海中出現「鐵馬冰河」的景象,這景象才能帶他入夢。他夢寐不忘啊!夢中實現了理想!

李商隱的七律《馬嵬》

詠「馬嵬之變」的舊詩甚多, 我以為李商隱的七律《馬嵬》,是很突出的一首,批評得很尖銳深入。詩如下:

海外徒聞更九州,他生未卜此生休。空聞虎旅鳴宵柝,無復雞人報曉籌。此日六軍同駐馬,當時七夕笑牽牛。如何四紀為天子,不及盧家有莫愁。

先來逐聯作解釋。第一二句。「徒聞」,虛假的傳說;「未卜」,未能預測。這是對白居易的《長恨歌》的嚴厲駁斥,白詩說:楊貴妃並沒有真的死了,變了海外仙山的神仙;玄宗派人去找到了她,兩人得以重逢。白詩又說:兩人七月七日在長生殿,曾發誓「在天願作比翼鳥,在地願為連理枝」。這些都是謊言,說什麼「海外九州」、「世世相愛」,在海內和此生也保不了!

第三四句。「虎旅」,護衛皇帝的軍隊;「鳴宵柝」,打更報時;「雞人」取代公雞去報時的人員。從「馬嵬之變」來看,「虎旅」不護衛而造反,「雞人」也不再需要了。

第五六句。「六軍」, 全體軍隊;「駐馬」,抗命不肯繼續前進;「七夕笑牽牛」,玄宗和貴妃在七夕,發誓世世為夫婦,情比牛郎織女更堅貞。上下句對比,上句指玄宗在軍隊嘩變威脅之下,為了自己而犧牲貴妃;下句指他在七夕的誓言是虛假的、沒有堅守。

第七八句。十二年為一紀,「四紀」指唐玄宗做了四十多年天子。「盧家」,泛指普通老百姓;「莫愁」,女子常取的名字,有如英文的瑪利,指普通的女子。為什麼唐玄宗做四十多年皇帝,竟然比不上普通老百姓所娶的一個女子,能夠平平安安、幸幸福福地過一生呢?白居易(972-846)與李商隱(813- 約875),所處時代相近,歷史背景大致相同,但李對「馬嵬之變」(755)的見識,卻比白精闢得多。

李寫《馬嵬》時,玄宗雖死,經歷了肅宗、代宗、德宗,在位者是順宗,但仍是玄宗之後的李氏天子。他能不避諱,風骨可敬!

一次很深刻的悟道

一個瞎子,經常在這條路上往來,三數天便到一間寺院,去聽老住持講經悟道。路上有一小河,流急水深,河上有一小橋,路人須橫過而渡。瞎子走慣了,不用別人幫助,每次都能安全渡過小河。

一個啞巴,也經常坐在橋頭附近行乞。他不能說話,只在地上放了一張寫着求乞字句的布,拿着一面小鑼,輕輕地敲打,引起路人的注意。他是看見瞎子常常走過的,但沒法打招呼;瞎子卻看不見他,不知道他的存在,只聽見那莫名其妙的小鑼聲。

連天大雨,河水暴漲,小橋沖垮了。放晴,瞎子如常到寺院,不知道小橋垮了;啞巴也如常到橋頭附近行乞,卻看見了垮了的小橋。瞎子走到河邊,正要上橋橫渡而過;啞巴看見了,知道瞎子看不見小橋垮了,倘如常走去,一定會跌落河中溺死。他一時心急,又無法出聲勸阻瞎子,便大力敲擊小鑼發出急聲巨響。

瞎子聽見鑼聲,與平日聽見的不同,便停了腳步,東張西望。聽了好一會,不明白究竟,正要舉步繼續前行。啞巴急起來了,拾起一塊小石,向他擲去,擲中了。瞎子有點氣惱了,大聲問道:「誰欺負我這個瞎子?」啞巴回答不了,瞎子便轉頭繼續前行,看着快要踏上斷了的小橋了。啞巴更急,什麼也不顧,跑着追上去,一手抓住瞎子的衣背,一手抱着他的腰,阻止他前行。瞎子認為是遭到襲擊,轉過身來,和啞巴扭在一起,打鬥起來。一個看不見,一個說不出話來解釋,兩人就在橋頭糾纏得難分難解。

路人看見了兩人在打鬥,紛紛上前排解,查問原委。瞎子說出被人擲石,被人攔阻;啞巴卻指着垮了的小橋,指指點點,指點出瞎子要過河去。這時,路人才知道,這個好心的啞巴,救了瞎子的一命,向瞎子說個明白。

瞎子聽了,恍然大悟,原來用石頭擲他和攔阻他的,是他的救命恩人,連忙在啞巴面前,下跪叩頭,感謝救命之恩。他心中更感激的是,這是一次很深刻的悟道。他所悟得的是什麼,你知道嗎?

三元及第與金榜題名

三元及第與金榜題名

「及第」是在科舉考試,高中入選。「元」是第一名, 「三元」就是在三級科舉考試中,都考得首位。是哪三級呢?

隋文帝統一中國,採取分科取士的辦法考錄人才。「科舉」一詞,就是設科目考錄人才的意思。隋煬帝進一步改革,此後,歷朝有所變動,但一直至清末才廢除,凡一千四百年。

各朝的科舉,在明清兩代大致穩定下來。考試分四級:院試、鄉試、會試、殿試。讀書人首先須經縣學童試及格,才可參加州府舉行的鄉試,及格被稱為「秀才」。鄉試考得第一、二級,才可參加三年一次高一級的省試。及格後稱為「舉人」,第一名稱「解元」。

會試是國家級考試,三年一次,錄取的稱為「貢士」,第一名稱為「會元」。「殿試」是最高一級的考試,考得第一、二、三名的,稱為「狀元」、「榜眼」、「探花」,沒有及格不及格之分,凡參加者都賜以「進士」。

「三元及第」就是在鄉試、會試、殿試中,都考得第一名,「三元」即「解元」、「會元」和「狀元」也。「三元及第」者,可謂考試皇帝。

「金榜題名」,就是科舉考試放榜了,入選高中者的姓名,寫在榜上,張貼出來公布。為什麼稱為「金榜」呢?因為科舉進士的名單,緊貼四張黃紙。不但在京城放榜,各地方也同時放榜。放榜之日,可謂全城哄動,萬人空巷,不單只是參加考試者,其他的人也爭着去看。

清末秀才蔣夢麟,曾記述放榜的情况:「放榜那一天,一大群人擠在試院大門前一座高樓前面守候。

發榜時鳴炮奏樂,儀式非常隆重。

榜上寫的是錄取考生的號碼,而非姓名。號碼排成一個圓圈,以免有先後次序的分別。我發現自己的號碼也排入圓圈,列在牆上那張其大無比的長方形榜上,真是喜出望外。號碼是黑墨大字寫的,但是我還不肯相信自己的眼睛,連揉了幾次眼,發現自己的號碼的的確確排在榜上的大圓圈內,這才放了心。

連忙擠出人群,回到寄宿的地方。」現在,中學會考放榜,又是另一番景象。若詳細記錄下來,後人看來也是很有趣的。

《起看星斗》, 三言堂結集, 司徒華

Tuesday, January 25, 2011

有關閲讀的名言/格言

幾番琢磨方成器;十載耕耘自見功。

書法未能盡師古;文章重在能通今。

書有未觀皆可讀;事經已過不須提。

書從疑處翻成悟;文到窮時自成神。

書有未曾經我讀;事無不可對人言。

書到用時方恨少;船行江心補漏遲。

書到用時方恨少;事非經過不知難。

才如湖海文始偉;腹有詩書氣自華。

天下奇觀看盡,不如書卷好;世間滋味嘗來,無過菜根香。

萬卷古今消永日;一窗昏曉送流年。

士所尚在志,行遠登高,萬裡鵬程關學問;業必精於勤,博聞強識,三餘蛾術惜光陰。

與善人交,如入芝蘭之室;從良師學,幸登桃李之門。

書中乾坤大;筆下天地寬。

千古人書無不讀;則天下事大可為。

少年不經勤學苦; 老來方悔讀書遲。

未能一日寡過;恨不十年讀書。

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

文以知希為貴;學能時習乃專。

開卷有益;閉戶自精。

立品同白玉;讀書到青雲。

勸君莫惜金縷衣;勸君應惜少年時。

鳥欲高飛先振翅;人求上進早讀書。

業精於勤,勤而能奮;行成於思,思則必明。

業成於思毀於惰;學精於勤荒於嬉。

至樂事無如為善;有福人方肯讀書。

有關家國書常讀;無益身心事莫為。

成才不自在;自在難成才。

任事者必以實學;謹言人每有奇文。

燈火夜深書有味;墨花晨湛字生光。

求學將以致用;讀書貴在虛心。

閒居足以養志;至樂莫如讀書。

青春有志須勤學;白髮無情要著書。

學問多自虛心得;風物長宜放眼量。

學問無窮,曾三顏四;光陰有限,禹寸陶分。

學海無涯勤是岸;雲程有路志為梯。

學如逆水行舟,不進則退;心似平原走馬,易放準收。

學知不足;業精於勤。

學貴有恆,切莫半途而廢;才須積累, 休忘一簣之功。

學無先後,白髮同青絲共勉; 志有因果,春華與秋實相輝。

聞雞晨起舞;藉螢夜讀書。

遠必自邇,高必自卑,為學在進行,不為中道所阻; 德成而上,藝成而下,讀書皆有用,要憑全力以求。

修業勤為貴;行文意必高。

能勤德業惟良友;有益身心在讀書。

黑髮不知勤學早;白頭方悔讀書遲。

深思立身道;快讀有用書。

敢為天下大難事;願讀人間未見書。

勤能補拙;學可醫愚。

勤浴無病勤欲病;學道無憂學盜憂。

勤能得業為良友;有益身心在好書。

讀書需用意,一字值千金。

有田不耕倉廩虛,有書不讀子孫愚。

十年寒窗無人問,一舉成名天下知。

少時不努力,老大徒傷悲。

世上萬般皆下品,思量唯有讀書高。

書山有路勤為徑,學海無涯苦作舟。

少壯不經勤學苦,老來主悔讀書遲。

Sunday, January 16, 2011

歲寒 然後知松柏之後凋也

「歲寒,然後知松柏之後凋也」出自《論語‧子罕》,意思是到了天氣寒冷的時候,才能看出松柏是最後凋零的。兩億多年前,嚴寒使大部份植物滅絕,但卻產生了耐寒的松柏;兩千多年前,戰亂使周王朝衰微,孔子發出了「歲寒,然後知松柏之後凋也」的感歎。

古人稱松、竹、梅為「歲寒三友」,讚美它們經冬不凋的品質,也藉此比喻在艱難困苦中不屈不撓、堅持真理、守衛正義人們的高尚品德。

司馬遷是中國歷史上偉大的史學家,他因直言進諫而遭宮刑,卻因此更加發憤著書,創作了名震古今中外的史學巨著《史記》,為中國人民,世界人民留下了一筆珍貴的文化遺產。

天漢二年(西元前99年),正當司馬遷全身心的撰寫《史記》之時,卻遇上了飛來橫禍,這就是李陵事件。當時,武帝派自己寵妃李夫人的哥哥、二師將軍李廣利領兵討伐匈奴,另派李廣的孫子、別將李陵隨從李廣利押運輜重。李陵帶領步卒五千人出居延,孤軍深入浚稽山,匈奴以八萬騎兵圍攻李陵。經過八晝夜的戰鬥,李陵斬殺了一萬多匈奴,但由於他得不到主力部隊的後援,結果彈盡糧絕,不幸被俘。司馬遷因向漢武帝分析李陵兵敗的客觀原因而激怒了漢武帝。漢武帝認為他是在為李陵辯護,諷刺勞師遠征、戰敗而歸的李廣利,於是下令將司馬遷打入大牢。

司馬遷被關進監獄以後,案子落到了當時名聲很臭的酷吏杜周手中,杜周嚴刑審訊司馬遷,司馬遷忍受了各種肉體和精神上的殘酷折磨。面對酷吏,司馬遷忍辱負重,始終不屈服。從元封三年(西元前108年)為太史令後開始閱讀、整理史料,準備寫作,到太始四年(西元前93年)基本完成全部寫作計劃,共經過十六年。這是他用一生的精力、艱苦的勞動,並忍受了肉體上和精神上的巨大痛苦,拿整個生命寫成的一部永遠閃耀著光輝的偉大著作《史記》。司馬遷不屈不撓,在逆境中仍然堅守著心中的信念,這種精神讓人不得不敬佩。

要留清白在人間

(明)于謙〈石灰吟〉

千錘萬擊出深山,烈火焚燒若等閒。

粉身碎骨渾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間。


首句“千錘萬鑿出深山”是形容開採石灰石很不容易。次句“烈火焚燒若等閒”。“烈火焚燒”,當然是指燒煉石灰石。加“若等閒”三字,又使人感到不僅是在寫燒煉石灰石,它似乎還象徵著志士仁人無論面臨著怎樣嚴峻的考驗,都從容不迫,視若等閒。第三句“粉身碎骨渾不怕”。“粉身碎骨”極形象地寫出將石灰石燒成石灰粉,而“渾不怕”三字又使我們聯想到其中可能寓有不怕犧牲的精神。至於最後一句“要留清白在人間”更是作者在直抒情懷,立志要做純潔清白的人。

于謙.官廉潔正直,曾平反冤獄,救災賑荒,深受百姓愛戴。明英宗時,瓦剌入侵,英宗被俘。于謙議立景帝,親自率兵固守北京,擊退瓦剌,使人民免遭蒙古貴族再次野蠻統治。但英宗復辟後卻以“謀逆罪”誣殺了這位民族英雄。這首《石灰吟》可以說是于謙生平和人格的真實寫照。

立志欲堅不欲銳,成功在久不在速

立志欲堅不欲銳,成功在久不在速。 (宋)张孝祥《论治体札子》 (宋)張孝祥《論治體劄子》

樹立志向在於堅持,不在於鋒芒畢露,成功在於長久不在於迅速。

寧為玉碎 不為瓦全

公元550年,北朝的東魏大將軍高洋逼迫東魏孝靜帝退位,建立了北齊王朝。次年又毒死了孝靜帝和他的三個兒子。有一年出現了日食,高洋擔心自己的皇位不保,問一個親信:「王莽奪了劉家的天下,為什麼後來劉秀又能把天下奪回去?」那親信說:「陛下,這要怪王莽自己了:他沒有把劉氏家族斬盡殺絕。」高洋馬上又開了殺戒:把東魏姓元(原姓拓跋)的二十五家直系皇族700多人全部殺光,連嬰兒也無一倖免。

消息傳來,東魏的元姓都很害怕,他們趕緊聚集起來商量對策。有個名叫元景安的縣令說:眼下要保命的唯一辦法,是請求高洋准許他們脫離元氏,改姓高氏。元景安的堂兄元景皓堅決反對,他說:「怎麼能用拋棄本宗、投靠他姓的辦法來保命呢? 大丈夫寧可做玉器被打碎,不願做陶器得保全!我寧死也不改姓。」

「寧為玉碎不為瓦全」比喻寧願為氣節犧牲。

出自《北齊書·元景安傳》

眾人皆醉我獨醒

屈原 漁父

屈原既放,遊于江潭,行吟澤畔;顔色憔悴,形容枯槁。漁父見而問之曰:“子非三閭大夫與?何故至於斯?”

屈原曰:“舉世皆濁我獨清,衆人皆醉我獨醒,是以見放。”

漁父曰:“聖人不凝滯于物,而能與世推移。世人皆濁,何不淈其泥而揚其波?衆人皆醉,何不鋪其糟而歠其醨?何故深思高舉,自令放爲?”

屈原曰:“吾聞之:新沐者必彈冠,新浴者必振衣,安能以身之察察,受物之汶汶者乎?甯赴湘流,葬身于江魚之腹中,安能以皓皓之白,而蒙世俗之塵埃乎?”

漁父莞爾而笑,鼓枻而去。歌曰:“滄浪之水清兮,可以濯吾纓;滄浪之水濁兮,可以濯吾足。”遂去,不復與言。

譯文:

屈原被放逐之後,在江湖間遊蕩。他沿著水邊邊走邊唱,臉色憔悴,形容枯槁。漁父看到屈原便問他說:“您不就是三閭大夫嗎?爲什么會落到這種地步?”

屈原說:“世上全都肮髒只有我乾淨,個個都醉了唯獨我清醒,因此被放逐。”

漁父說:“通達事理的人對客觀時勢不拘泥執著,而能隨著世道變化推移。既然世上的人都肮髒齷齪,您爲什么不也使那泥水弄得更渾濁而推波助瀾?既然個個都沈醉不醒,您爲什么不也跟著吃那酒糟喝那酒汁?爲什么您偏要憂國憂民行爲超出一般與衆不同,使自己遭到被放逐的下場呢?”

屈原說:“我聽過這種說法:剛洗頭的人一定要彈去帽子上的塵土,剛洗澡的人一定要抖淨衣服上的泥灰。哪里能讓潔白的身體去接觸污濁的外物?我寧願投身湘水,葬身在江中魚鼈的肚子裏,哪里能讓玉一般的東西去蒙受世俗塵埃的沾染呢?”

漁父微微一笑,拍打著船板離屈原而去。口中唱道:“滄浪水清啊,可用來洗我的帽纓;滄浪水濁啊,可用來洗我的雙足。”便離開了,不再和屈原說話。

屈原是一個很有理想的政治家,他對於社會、對於人生,都有自己一種很美好的看法,而且爲實現自己美好的理想,一直在奮鬥。他的被流放,實際上是他奮鬥遇到了挫折、遇到了失敗。他就是在這樣一個背景下:故國處在一個危機當中、個人的事業處在挫折當中這樣一個困厄的境地,在這樣的情況下寫下了《漁父》。所以《漁父》表現的是屈原自己內心的一種矛盾,和在矛盾面前,自己最終的一個抉擇。



我們可以把漁父理解爲真的屈原在澤畔碰到一個老人,可能還是一個打魚的人,和他有過一番類似的談話。但是,也可能只是屈原自己把自己內心的矛盾,用一種文學的手法表現出來了,也就所謂自設問答。這個漁父可能是個虛構的人,他內心裏有兩面,這兩面在他心裏形成了一種張力:一面就是社會既然如此,我何苦這麽執著呢?我也有能力來適應它。適應它,我的處境就會好起來,至少我不會處在危險的境界裏。這是一個聲音。可是另一個聲音也同時在響,說,我的社會理想、我的政治理想、還有我自己人格的追求,不能夠爲一時的這種名利,或者是外界的這種誘惑、壓力所動搖。我要堅持。那麽這兩種聲音,他把它化爲兩個形象,就有了漁父和屈原的這番對話。那麽這個作品,我們想這樣來理解,可能是符合實際情況的。



  實際上,《漁父》、《遠遊》、《卜居》,完全可以和《離騷》對照來讀。《離騷》也表現了屈原內心的這種矛盾,不過《漁父》是用另一種更靈活、更生動的方式,集中的體現了這樣一種矛盾的狀態。它通篇沒有最後一個結論。屈原沒有說服漁父,漁父也沒有說服屈原,最後漁父自己揚長而去。但是我們知道屈原,他在這篇作品裏,表現的是一種矛盾的心態,但是他最後用自己的行動作了一個結論——這就自沈于汨羅。當然自沈于汨羅這件事情,用我們今天的人來看,對於這種具體的行爲方式完全可以有不同的看法。但是他自沈于汨羅所表現出來的,對於自己理想的這種珍愛、對於自己這種操守的堅持、對於自己整個人生價值取向的執著 ——這樣一種精神,我想我們今天仍然應該抱著一種十二分的崇敬。



當時的人——生活在封建時代的人——只要是作爲一個有良心的、有知識的、有頭腦的一個讀書人,或者說一個世人,或者哪怕是一個一般的人,都有這樣一種兩難的選擇。那麽對於我們今天的人,其實何嘗不是如此?面臨著一種選擇,最後自己作出一個和自己的人格有著一種提升意義的最後的決定,我想《漁父》在這個意義上可以說,它塑造了一個文化範形。那麽這種文化範形的影響是長遠的。另外還有一點,這篇文章很短小,但是寫得很生動,特別是它這種自設問答。這種方式在詞賦的發展史上是一種濫觴之作。



它對後世的影響,還有一個很有意思的現象。就是說,它這裏面是兩個人物:一個屈原很執著,一個漁父很曠達。可是到後來,對後代的文人發生了影響,這兩個形象往往是揉合到一起的。後來人們很多都願意來談漁父,實際談的那個漁父和屈原裏的漁父稍有不同:這個《漁父》篇裏的漁父,它是作爲屈原的一個對面,不是對立面。屈原是要堅持自己的操守,漁父說,不妨隨和一些,“滄浪之水清兮,可以濯吾纓;滄浪之水濁兮,可以濯吾足”,就是說我們可以隨環境,自己可以有一個新的選擇,我們適應它。我濯纓也罷、濯足也罷,反正我還是濯了。所以它既有自己的某一種原則和立場、或者行爲方式,但是又有一種變動。屈原是執著,他是一種超脫。某種程度上他有一種和光同塵,但是到了後來,很多文人都寫漁父詞,或者是塑造漁父的形象,往往是把這兩個結合到一起。面對著一種或者是不理想的,甚至是污濁的、醜惡的社會,那麽我要潔身自好。這是一面,這一面和屈原有相似的地方。另一面追求一種無拘無束的、自由的人生境界,把這兩個結合到一起了。一方面有一種高潔的人格和人生境界,另一方面我還要自由,要擺脫社會的一些名鈎利鎖,或者其他方面的束縛。比如柳宗元“孤舟蓑笠翁,獨釣寒江雪”,這個“獨釣寒江雪”的畫面和裏面的這種意味,我們可以體會。它有一個品格高潔,然後是一種自信。再比如他的另一篇《漁翁》:“欸乃一聲山水綠”,這也是漁父撐著船遠遠的逝去了。可是逝去,它不是帶著一種和光同塵的說法逝去,而是帶著屈原這種理想逝去。它是一種結合。那麽這樣一種結合在文學史上、文化史上形成了一種傳統。我查了一下《四庫全書》,《四庫全書》裏點擊一下“漁父”這個詞,出現了2676條。這裏面當然不全和屈原的



  《漁父》有關係,有些和《莊子》的《漁父》有關,有些可能就和一般的漁父有關。但是我大致分析一下,至少不下於千條和屈原《漁父》有或直接或間接的聯繫。也就是說,它作爲一種文化範形,或者是這裏面衍生出來的這種漁父的形象,已經成了一種符號。這個符號就是堅持操守、追求自由這樣一種人生的代稱。甚至於我們大家都知道的,前幾年演的電視連續劇《三國演義》,一開始的主題曲“白髮漁樵江渚上,慣看秋月春風”。爲什麽要說“漁樵”,這個道理都是一樣的,都是有隱逸的味道,而隱逸又和漁父這個意象是連在一起的。所以這個作品雖然很短小,但它卻成爲文學史上,甚至於某種程度上文化史上、思想史上的一個經典。



  在《楚辭》裏,《漁父》是很特殊的一篇。有兩個問題一直在學術界有不同的看法:一個是《漁父》的作者,一個是《漁父》寫于什麽樣的背景,或者說具體的時間。關於作者,古人大多數都相信《漁父》是屈原自己寫的,而今人大多數都認爲它不是屈原寫的。但是,儘管不是屈原寫的,也是和屈原關係很密切的人,比如說他的學生寫的。也就是說,不管對於它的作者最後的認定是不是屈原,總之,和屈原是有關係的,和屈原的思想和經歷都很密切,這一點是沒有問題的。第二個問題就是說,他在什麽時候寫的,或者在哪個地方寫的。這大致也是兩種說法。一種就是在懷王的後期,屈原被流放到漢水流域的時候,在漢水下游的某個地方寫的;另一種說法就是到了頃襄王的時候,也就是說到了屈原的晚年,在汨羅江附近。“行吟澤畔”寫的是洞庭湖湖畔,在這個地方寫的。這個作爲學術的研究是很有必要的,要找出真相,但對於我們理解這篇作品沒有太大影響,因爲它無論是前期還是後期寫的,有一個背景是相同的,就都是屈原被流放,政治上被迫害,個人人生遇到了一種困頓,處在困惡之境下寫出來的。